家委會競選的背后:無論輸贏,孩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3-08-01
繼家長微信群“戲精”出沒引發(fā)熱議后,幾張某小學家委會競選的信息截屏再度顯現出家長群“江湖”的水深。從學歷、收入,到職業(yè)、地位,再到人脈、資源,家長們亮出“十八般武藝”,比拼激烈程度堪比競選CEO。如此場面引得一眾網友大呼受到“一萬點暴擊”,自嘲沒有博士文憑、高管履歷,你也想競選小學“家委會”?
且不論上述個案是否屬實,家委會競選的暗戰(zhàn)的確激烈,秀實力、放狠話的比比皆是。據教育部相關意見,家委會是“支持和監(jiān)督學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眾性自治組織”,競選者的首要素質,應當是關心學生群體的教育。然而,統觀那些金光閃閃的競選宣言,焦點已然跑偏,整場競選變身“資源秀”“關系秀”。諸位家長赤膊上陣、各放大招,不排除有為班級服務的想法,但更不乏有如是期待:通過入選家委會,為孩子贏得“特殊關照”。這樣的心思多了,家委會也就悄然異化成了名利場。
不知何時起,關于孩子教育的一切,已成為家長不能承受之重。無論是變味的家委會競選、假期旅行鄙視鏈,或是興趣班選擇,都變成了*裸的“拼爹拼媽”。那些“牛爸牛媽”有意無意間展現出豐厚實力,本也無可厚非。只是一旦實力可能轉換成對孩子的“另眼相看”,那越來越多的家長便會在那條本不應當存在的鄙視鏈條上奮勇前行。于是,那些立志成為“清流”者,只能被裹挾著卷入競爭湍流。所謂“中產階級教育焦慮”由此在全社會愈演愈烈,演繹出各種奇怪姿態(tài)。
只是,這般大費周章,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長?不妨設想,如果孩子真的因為“牛爸牛媽”而受到照顧,自以為高人一等,無異于被輸入了一種扭曲的價值觀:努力不重要、表現不重要,重要的是有關系、有資源、能砸錢。而所謂“有對比才有傷害”,對于普通人家的孩子來說,也許就會因為沒有“別人家的父母”,而倍感欠缺。從這個意義上說,只要家長間變味的競爭存在,無論輸贏,孩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。
“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,在于如何愛護兒童”。當下,變味比拼風氣日盛,尤須學校拿出實招維護正確的價值導向,為孩子們創(chuàng)造健康清朗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有“傳道”之責的師者,尤其應該在言行間傳遞出不問資源、不問關系、不問錢財的明確信號。否則,造成多輸之局的家長較勁,如何能夠止息?
以上就是好上學為大家?guī)淼募椅瘯傔x的背后:無論輸贏,孩子都是最大的受害者,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