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上學,職校招生與學歷提升信息網(wǎng)。

分站導航

熱點關(guān)注

好上學在線報名

在線咨詢

8:00-22:00

當前位置:

好上學

>

職校資訊

>

留學專業(yè)

“細則來了,該怎么辦?我只想讓娃去風氣好的學校啊!”
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4-03-16

搖號細則終落地,這只靴子,讓揪著心的家長們整整等了大半年。


那一日午后,我的讀者群里有位潛水很久的家長,突然感嘆了這樣一句——

“本來還想拼個民辦的,現(xiàn)在也只能老老實實公辦對口了……其實我對新政沒意見,就是我真不知道該怎么做,才能讓我的娃進一所風氣好一點的學校……”

很快就有家長支招了。

“買學區(qū)房啊!”

“進九年一貫制的學校!”

“搖不熱門的民辦!”

“賺錢,去體制外學校讀書!”

“辭職,去學校當老師,你娃就是教工子女了!”

……

Emmmm……感覺大家也都是各種盡力了……

01.

講真,群里家長的這句話觸動了我。因為我也和他一樣想:我不求把娃雞成數(shù)一數(shù)二的牛娃,我只希望我的娃能去一所好風氣的學校,結(jié)交一些人品端正的朋友,能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中愛學習、求真理,那這學就沒有白上,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。

我也相信,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,在有限的范圍內(nèi)希望能給自己小孩提供最好的選擇,哪怕它比上不足。畢竟,小孩能牛到什么程度,并不是家長說了算的;學區(qū)房能買下什么價位,還要看銀行卡里到底能拉出多少錢的。

給孩子的教育,就像面對人生逆境一樣,等到懂得“改變能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,分清能改和不能改的”時,差不多也就能坦然接受了。

可是,哪怕不追求最好的結(jié)果,也必然有個底線、有份初心吧——我把我一輩子最珍視的小孩送去學校,是去學好的,不是去學壞的;我希望他去一所學風好的學校,在他人生最叛逆的青春期,能遇到好的伙伴們指引他正向發(fā)展,而不是誘惑他走向頹廢和荒唐——這份樸素的愿望,才正是我們做父母的最本質(zhì)的初心啊。

這份初心,總是被掩蓋在“瘋狂雞娃”的熱鬧中,很少被人提及。但在今天這個因為搖號新政到來而先顯得命運隨風飄搖的時刻,我覺得很值得讓大家好好想一想。

02.

那天,我就在群里講了一段自己的真實經(jīng)歷。

20多年前,我在小學五年級畢業(yè)前,參加了一次“小升初”的考試。那時候上海的小學生還是可以通過考試來選拔進市重點和區(qū)重點初中,我們小學當時有6個名額能進市重點中學。

很幸運,我考試發(fā)揮穩(wěn)定,得了全校第四名,進了市重點。當時,我們班上有個女孩,人長得特別好看,從小學舞蹈,還是班級的文藝委員。她平時和我成績差不多,但這次考試沒考好,最終進了當年小學對口分配的一所“菜中”。

那時候我們小學每年對口分配的初中并不是同一所,我那一年正好輪到這所在街坊鄰里的風評中口碑極差的“菜中”。所以,在“小升初”考試之前,我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擔心和焦慮——這份心情,如今又一模一樣地落到了我自己的身上。

當年,我如愿進入市重點,身邊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的“佼佼者”。我在同學們的“熏陶下”,從初一便開始讀各類經(jīng)典名著,還訂閱了一堆報刊雜志。學習的日常,便是每日課后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小孩一本正經(jīng)地討論各種“新聞”,有時候則是交流閱讀《基督山伯爵》《簡愛》《呼嘯山莊》后的感想。很多同學在區(qū)里和市里都拿了理科競賽的獎項,一到午休,大家都在那里研習各類習題的解法……

那年初二,我們小學同學聚了一次會。那次聚會,我終身難忘——因為也就和我的小學同學們分開了兩年多而已,但這兩年多大家的變化卻大得讓我始料未及。

那個原本自己內(nèi)心小有崇拜的文藝委員,我就差點沒認出她來。聚會當日,“文藝委員”化著濃妝穿著露臍裝,出現(xiàn)在大家的視野里。一個以前就常被老師訓斥的高個子“小霸王”向她招了個手,她一扭一扭地走了過來,然后一屁股坐在了這個男同學的大腿上……

要知道,那時候我雖然已似懂非懂地讀過一遍《安娜卡列尼娜》,可我還是當場石化了。畢竟那是20多年前,初中生普遍還很保守,乖孩子好孩子的定義就應(yīng)該好好讀書。

我非常艱難地熬過了那場聚會,因為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根本無法跟大多數(shù)同學產(chǎn)生共同語言,雖然我已忘記那天大家都在聊什么。

后來我讀了大學,機緣巧合又遇到了一個小學同學,閑聊間才知道,當初我們班分配進了那所“菜中”的同學們里,并沒有幾個考上高中?!俺煽兒玫亩伎既チ酥攸c,家長有能力讓孩子借讀的都走了,剩下在這所學校念書的都是家里沒本事的”。而那位“文藝委員”,后來初三畢業(yè)后也沒有怎么好好讀書,“她好像沒什么正經(jīng)工作,據(jù)說哪個品牌有路演,就去跳跳熱場子的那種集體拉拉隊的舞蹈”。

反正后來我們小學同學的聚會我再也沒有參加過。我至今的朋友圈里,只有極少數(shù)的幾位朋友是我的小學同學,而我們又大抵有著相似的求學經(jīng)歷。

有時候回想,便覺得命運弄人,甚至無語凝噎。教育到底給我們每個人帶來了多大的改變,我們身在其中不知不覺,回頭一看,真會驚出一身冷汗。

03.

所以,到底是命運直接安排了我們,還是我們自己改變了命運?我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好好讓娃讀書,將來考進名校,是很多“過來人”非常清楚的一條“人生捷徑”,也是很多雞血家長如此辛苦的最終目的——人就是活在圈子里的,逃無可逃。圈子決定了你的眼界,階層決定了你的格局;教育,則可以改變你原來所在的圈子和階層。

命運到底是從高考開始改變的?還是從中考開始改變的?或者,就像我所經(jīng)歷的事情那樣,從小升初就開始改變了?

我真的很感激我的父母,他們倆是普通的工薪階層,但他們始終都很關(guān)心我的學習,在那個資源遠遠不及當下的時代里,他們每周都會帶我去少年宮學畫畫,一送就整整堅持了十年。小學里我參加數(shù)學競賽班,他們也都抽出休息時間送我去學校上課,課外書更是一本本給我買。三十年后,我自己成了父母,才明白這份苦心和陪伴的價值。

但是可惜的是,原生家庭的正向影響力并不一定能堅持到一個小孩長大成人。12歲以后,也就是進入初中以后,小孩必然是和父母“對著干”的——因為我自己是個女生,我知道我的青春期是怎么過來的。而我的兒子再過幾年也將進入這段“叛逆時期”,我能預(yù)想他會給我們父母出怎樣的難題。

《養(yǎng)育男孩》一書里說,男孩14歲左右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(fā)展階段,他們將完全不同于之前0-6歲的依戀母親的階段,也完全不同于7-13歲時候崇拜自己父親的階段,處于“青春期”的男孩基本都會對“大人”感到失望,對他們影響最大的,將是那些外來的“引導者”——可能是同齡的伙伴們,或者是他們關(guān)系密切的師長。

所以,在我們的小孩念初中的這段時間里,到底怎樣的人圍繞著他的學習生活,他到底會遇到怎樣的人和事——我們做家長的怎么可能無時無刻陪伴身邊,嚴防死守一切“不好”的東西呢?

遇到怎樣的人、發(fā)生怎樣的事情,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。我為我即將長大成人的小孩殫精竭慮,如同每位對孩子負責的家長一樣。

04.

“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去一所風氣好的學?!?,這就是大家“殫精竭慮”的問題所在。

如果說,之前“雞娃”之風日盛,稱這“集體無意識”是一種風潮也好,是一種趨勢也好,它會傳染人,讓人不斷焦慮。事到如今,冷靜下來想一想,它存在的核心要義,應(yīng)該是對我們小孩人生走向的一種關(guān)懷。

我們本能得想要保護自己的小孩,希望他們不要去走人生的彎路。畢竟,在逆境中“逆風飛揚”的人永遠是少數(shù),誰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小孩能在殘酷的競爭中頑強地扛過來,又在腐化的誘惑里不做迷路的羔羊。

所以以前只有拼命雞娃,用不斷強化的“知識壁壘”欄起一座高墻,用“應(yīng)試成績”來畫圈,把好的學風和注重學習的家庭圈進來——如今,搖號之下,九年義務(wù)教育完全不存在靠雞娃的“圈地運動”了,換句話說,并不是牛娃集不集中的問題,最關(guān)鍵的是,大部分學校將來的學風問題,才是真正的最大挑戰(zhàn)。

因為我們的小孩去讀書的學校,再也不可能是因為有相同的“學習能力”而湊在一起做同學了,無論是學區(qū)房分配到一起的,還是搖號搖一起的,大家都是“雙盲”,你不知道我,我不清楚你,但卻可能在最關(guān)鍵的年齡段里,彼此影響。

樂觀點從理論上講,正是由于搖號的“盲”和分配的“盲”,才讓每個學校都“雨露均沾”到優(yōu)質(zhì)生源,有了愛學習的娃,就可以因此帶動起好學風。所以,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,還是相關(guān)部門,都應(yīng)該在新政之下,重新重視起學校的學風問題,它比如今各個學校都想充分證明自己的“教學能力”更緊迫才是。

最后,想再說一遍前文說過的那句老話:“改變能改變的,接受不能改變的,分清能改和不能改的”。

目前不能改的就是我們大家必須要分配/搖號進學校了,不能改的還包括無法選擇怎樣的小孩做自己娃的同學,怎樣的家長和自己在同一個家長群里。但也許能改的,就是如何讓家風和學風變得更好一點吧。

"童年館館主"伊森媽 倆男娃媽媽,上海交大學士、復旦大學新聞學碩士滬上主流媒體編輯、記者為孩子寫童話、畫英文手繪筆記,專注親子教育話題,探討素質(zhì)教育新方法,提倡高效學習、廣泛閱讀,主張家長與孩子共成長。


分享:

qq好友分享 QQ空間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
(c)2025 m.hslydf.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聯(lián)系我們 | 浙ICP備2023018783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