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擬控制中小學生上網時長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4-09-25
好上學小編給大家?guī)砹私逃繑M控制中小學生上網時長相關文章,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重大變化
焦點1:增控制上網等貼近性內容
新的《中小學生守則(征求意見稿)》由過去的10條縮減為9條。舊《守則》第一條“熱愛祖國,熱愛人民,熱愛中國*”已經修改為“愛祖國。尊敬國旗國徽,奏唱國歌肅立,升降國旗行禮,了解國情歷史。”
此外,與傳統(tǒng)的“孝敬父母、熱愛集體、團結同學”等詞匯相比,新《守則》引入了很多新鮮的時代詞匯。諸如:熱心志愿服務、自覺禮讓排隊、控制上網時間、會自護懂求救、遠離毒品等,都是第一次提出。
此外,保護環(huán)境也引入《守則》,變成“護家園”的內容,還增加了“垃圾分類”“低碳環(huán)保生活”的內容。
焦點2:內容全面細化逐條有解讀
與舊《守則》每條一句話相比,新《守則》更加簡明。每條用“愛祖國”、“講文明”、“護安全”等三個字概括。后面解讀詳細內容。
例如“愛祖國”,后面有詳細要求:尊敬國旗國徽,奏唱國歌肅立,升降國旗行禮,了解國情歷史。“愛學習”則具體細化為:勤思好問,樂于探究,上課專心聽講,勇于發(fā)表見解,按時完成作業(yè),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。“護安全”細化為,紅燈停綠燈行,防溺水不玩火,會自護懂求救,遠離毒品,珍惜生命。
焦點3法治和誠信單獨列入守則
新的《守則》更強調法治和誠信,關于這兩點的內容全部單獨列項。如舊《守則》中的“遵守法律法規(guī),增強法律意識”已經改為“講法治。遵守校紀校規(guī),參與班級管理,養(yǎng)成規(guī)則意識,了解法律法規(guī),不做違法之事。”更加強調學生的規(guī)則意識。
同時,學生講誠信的重要性也被明確。此前只是“誠實守信”,現(xiàn)在則明確要求“守時履約,言行一致,知錯就改,有責任心,不抄襲不作弊,不擅動他人物品,借東西及時歸還。”讓學生的可操作性增強。
焦點4敢于斗爭見義勇為被刪除
近年來,學生安全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重點。新《守則》提出:紅燈停綠燈行,防溺水不玩火,會自護懂求救。同時,新版《守則》還增加了“遠離毒品”一項,呼吁同學們“珍惜生命”。
在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中,第40條為“見義勇為,敢于斗爭,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”,在新的《守則》中也悄然刪去,不再提及,以“會自護懂求救”進行涵蓋。
修訂背景
不實用不貼近修改呼聲高
《小學生守則》、《中學生守則》和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、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分別自1981年、1991年、1994年發(fā)布以來,對中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(yǎng)成,以及學校形成良好的校風、學風、教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2004年教育部發(fā)布《中小學生守則》、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(修訂)》和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(修訂)》。現(xiàn)行《中小學生守則》共10條,200多字,但教育部隨后配發(fā)了長達20條規(guī)定的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和有40條內容的《中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》。
隨著時代變化,對《守則》進行修訂的呼聲不斷。特別是去年,有網友曬出了各國的學生守則。“洋守則”中強調小秘密要告訴媽媽,背心、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、進校后不隨便外出等。而中國守則強調“熱愛祖國、熱愛人民、自尊自愛”等。相比之下,顯得太寬泛,不夠實用,貼近性不足。
教育部表示,《守則》、《規(guī)范》在實施過程中也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問題,如有些規(guī)定不符合實際,《規(guī)范》內容過多且交叉重合等。為此,教育部2012年啟動了《守則》、《規(guī)范》修訂工作,委托專家進行專項課題研究,并通過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教育專家、中小學校長、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等各方意見,將《守則》和兩個《規(guī)范》合而為一,形成了新的《中小學生守則(征求意見稿)》。
各方反應
中小學校
宏觀概念難懂小事入手易解
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德育主任梁營章認為,清華附小的辦學理念是:兒童站在學校的正中央,因此所有視角都以兒童視角出發(fā)。過去的《守則》主要是教育孩子什么都“愛”,“那是對圣人的要求,即便是成人也無法完成”。對于小學生來說,他們對一些宏達的概念無法真正理解,他們只能通過身邊細小的事物來記住一件事或者一種概念。梁營章認為,新守則雖然有明顯改進,但與國外的學生守則相比,仍有一定的差距。
一七一中學德育副校長羅紅燕說,我們曾將舊《守則》與歐美等國進行過對比,我國守則制定的比較“高大全”,更像是對學生一生要求,對于6至18歲的學生來說針對性不足。新版《守則》更注重跨度12年的中小學年齡層面教育的可操作性。
家長學生
雖有細化但一些內容還難懂
昨天,記者就新《守則》詢問了部分家長和學生。正在海淀讀小學二年級的彎彎說,自己并不知道學生守則,但是“愛祖國、愛人民”是少先隊隊歌中的內容,他們很早就會唱,具體指什么她并不知道。彎彎媽媽說,雖然新《守則》在內容上細化了很多,但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孩子來說,大部分內容還是不能完全理解。其中“不抄襲不作弊,不擅動他人物品、借東西及時歸還”的內容可操作性很強,孩子能夠理解。網上流傳的關于英國學生的學生守則非常具體,比如“背心、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許別人摸”等她還專門告訴了孩子。另外,《守則》中關于毒品、垃圾分類等內容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更容易理解。
官方釋疑
做學生“夠得著”的守則
昨天,教育部新聞發(fā)言人續(xù)梅表示,原來的《守則》過于宏觀,最終的行為規(guī)范要落實在中小學生行為中,但孩子們普遍反映,這些內容不能和孩子緊密聯(lián)系起來,無法貼近學生。
“我們希望制定孩子夠得著、實實在在的中小學生守則”。續(xù)梅說,《守則》要結合時代特點,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。因此,在制定的過程中,教育部多次召開座談會,聽取德育專家、班主任及家長的看法。很多一線教師也發(fā)表了意見。
《守則》修訂專家組組長、中國教科院研究員鄧友超博士介紹,此次修訂的主要考慮,一是貼近時代要求,針對當代中小學生特點和學校管理實際,體現(xiàn)與時俱進。二是突出基本規(guī)范,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須做到的最基本行為提出要求,不求面面俱到。三是便于學生牢記,提出了三愛、三講、三護,朗朗上口。
鄧友超表示,立德樹人需要全方位推動,修訂守則只是一個舉措。公開征求意見,是要廣泛聽取意見,集中智慧,把中小學生守則修訂好。在公開征求意見的基礎上,專家組將進一步修改完善。
專家解讀
新守則在親和度上還不夠
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,新的《中小學生守則》刪除了過去不適當?shù)膬热?,整體上已經精簡。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,但仍存在改進的空間。
儲朝暉認為,新的《守則》中,更多的是價值要求,居高臨下的成分太多,而不是行為守則。比如幾愛,幾講的內容。“這不是行為規(guī)范,實施起來,還要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”。過去守則中熱愛祖國、熱愛人民、熱愛*等內容,對學生來說過于抽象,可操作性不強。儲朝暉說,目前的教育只是單純地教育學生熱愛祖國,將各種成就灌輸給學生,殊不知告知學生國家目前存在不足和問題,也同樣是愛祖國。
儲朝暉說,新的《守則》,應該首先具有親和度,其次,應該從兒童本位出發(fā),而非從行政本位出發(fā)。此外,要注意行為的可操作性,學生是否真的喜愛。
以上就是好上學小編給大家?guī)淼慕逃繑M控制中小學生上網時長,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