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事業(yè)管理專業(yè)(文化事業(yè)與文化產業(yè)管理)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2-07-18
故宮又稱紫禁城,歷史上曾是明清帝王執(zhí)政與生活的場所。這座古老的皇宮有著超過600年的歷史,其間大殿多次重建,這是為什么呢?
啟用當年三大殿被焚紫禁城大殿數(shù)度重建均因其被焚。紫禁城被焚的歷史幾乎是和它的落成啟用同時開始的,尤其是第一次被焚,相當尷尬。明永樂四年(1406年),朱棣下詔在北京興建紫禁城,永樂十八年(1420年),雄偉壯觀的紫禁城大功告成。次年正月初一,朱棣在奉天殿舉行盛大朝會,慶祝紫禁城正式啟用。然而僅僅幾個月后,奉天、華蓋、謹身三大殿盡被焚毀?!短谖幕实蹖嶄洝酚涊d:“永樂十九年四月初八日,奉天等三殿災。”
波斯使臣火者·蓋耶速丁·納哈昔曾于1419年11月出使我國并停留了兩年多,其撰有《沙哈魯遣使中國記》。他在書中描述了這次前三殿失火的場景:明永樂十九年四月庚子(1421年5月9日),“這天晚上,由于天意,碰巧發(fā)生大火,起因是空中的雷電擊中了皇帝新建的宮室頂……其結果是大約二百五十英尋(1英尋=1.8288米)的地方化為了灰燼,燒死了很多男人和女人?!?/p>
這段記述直接指出了三大殿被焚毀的元兇:雷電。
紫禁城遭受雷擊的史料,有明確記載的,明代至少有16次,清代至少有4次。宮內遭受雷擊的建筑,有太和殿(奉天殿)、中和殿(華蓋殿)、保和殿(謹身殿)、奉先殿、端門、午門等十余座。尤其是前三殿,除在明永樂十九年被焚之外,嘉靖三十六年四月丙申(1557年5月11日)、萬歷二十五年六月戊寅(1597年8月1日),也均因雷擊失火并焚毀。其中嘉靖年間那次火災最為嚴重,奉天門、左順門、右順門、午門外左右廊連帶燒毀。也就是說,大火沿著三大殿東西兩廊一直燒到午門外。
故宮深受雷電“眷顧”故宮遭受雷電災害主要發(fā)生在每年的5月到9月,其中6月到8月占87.23%。故宮為什么頻頻遭遇雷擊呢?
故宮所處的地理環(huán)境比較特殊。北京地區(qū)總的落雷趨勢是從西向東,故宮正在其中。
故宮的四周有護城河(又稱筒子河),故宮下有4條古河道通向護城河,這使得其古建筑基礎處于潮濕的環(huán)境中。故宮地勢北高南低,因此位于故宮南部的前三殿、午門等建筑的地下水位較高,容易遭受雷擊。前三殿位于南部空曠的區(qū)域范圍內,且體量高大,這也使得其更容易遭受雷擊。另外,故宮所在區(qū)域的電阻率相對其他區(qū)域要低,容易接閃,這也是故宮古建筑易遭雷擊的重要原因。
故宮古建筑的立面造型特點,也使其容易遭受雷擊。建筑屋頂正脊兩端有螭吻(或稱“鴟吻”),屋面坡前部有脊獸,攢尖類屋頂正中有突出的寶頂,這些突出的部位極易遭受雷擊。
以螭吻為例,其遭受雷擊的史料甚多,《明史》卷二十八記載:“正統(tǒng)八年五月戊寅,雷震奉天殿鴟吻……(正統(tǒng)九年)七月壬寅,雷震奉天殿鴟吻……萬歷三年六月己卯,雷擊建極殿鴟吻;壬辰,雷擊端門鴟尾?!薄洞竺魑渥谝慊实蹖嶄洝肪硎d:“今春以來災異疊出,郊壇、太廟、奉天殿鴟吻脊獸,俱為震雷所擊。”《大明世宗肅皇帝寶訓》卷一也記錄:“(嘉靖十年)六月癸亥辰刻,雷擊午門角樓垂脊,并西華門城樓西北角柱?!?/p>
有學者對不同建筑構件遭受雷擊次數(shù)進行統(tǒng)計,螭吻、脊獸是最容易遭受雷擊的構件,其次才是屋頂瓦件、門窗等其他構件。
故宮古建筑雖然以木結構為主,仍含有部分金屬構件,這些金屬構件容易導電。比如槅扇上的銅質把手與門環(huán)、懸掛匾額的鐵鉤,還有大木構件加固使用的扁鐵、扒鋦子等,這些金屬物體增加了電荷量的飽和程度,加速了電場的畸變,上行先導和下行先導易于在此會合,即發(fā)生雷擊。
《明史》記載:“(崇禎十六年,即1643年)六月丙戌,雷震奉先殿鴟吻,槅扇皆裂,銅镮(環(huán))盡毀?!庇捎诶纂娫阢~環(huán)內產生感應電流,因而致使其發(fā)熱燒毀。1987年8月24日晚,景陽宮的吻獸受雷擊,電流通過雷公柱竄到建筑明間上部的木質匾額位置。該匾額背后有較大的鐵鉤,用于將其固定在額枋上,因而在鐵鉤位置產生放電,并引燃了匾額。
雷公柱為何不避雷故宮古建體量較大的螭吻兩側,均設有鐵帶拉接。鐵帶末端有鐵鏈,沿著瓦面向下延伸。鐵帶、鐵鏈的實際功能是用于固定螭吻,防止其因為地震、大風等外力作用而產生“歪閃”。那么,鐵帶、鐵鏈具有避雷作用嗎?
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曾于明崇禎十三年(1640年)來華,并長期傳教。他在《中國的十二大奇跡》里表達了螭吻鐵鏈避雷的觀點:“巨獸(螭吻)的舌頭指向空中,其腹內穿過金屬條,金屬條一端插入地里。這樣,當閃電落在屋上或皇宮時,閃電就被龍舌引向金屬條通路,并且直奔地下而消散,因而不致傷害任何人。”
遺憾的是,實際上鐵帶、鐵鏈并沒有避雷功能。鐵鏈的末端沒有從屋頂向下延伸至地面,而是仍留于瓦面,并用索釘固定在瓦件上,因而并不能把雷電引入地下,也不會產生避雷功能。
古代工匠為避免建筑高聳部位遭受雷擊,在攢尖屋頂類建筑的寶頂下方,安裝一根立柱,立柱下部落在一根木梁上;在廡殿屋頂類建筑的螭吻下方,安裝一根立柱,其下部亦立在一根梁上。這些立柱被稱為“雷公柱”,梁則被稱為“太平梁”。
“雷公柱”“太平梁”的寓意很明顯:希望古建筑遭受雷擊后,電流通過雷公柱、太平梁,向下傳遞給立柱,再傳到地下,可以起到防雷效果。
同樣遺憾的是,實際上無論是雷公柱還是太平梁,均不能防雷。故宮古建各種梁、柱均為木質材料,屬于絕緣體,不能接閃,因而雷電不可能通過雷公柱、太平梁傳至地下。1987年8月24日,景陽宮遭受雷擊,雷擊部位正是雷公柱,且引發(fā)的火災也源于雷公柱。
雷電屬于大氣中的放電現(xiàn)象,而干燥絕緣材料的電阻率較大,自身幾乎不導電,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雷電襲擊。故宮古建筑的建造材料,大部分屬于絕緣材料,屋頂為粘土質琉璃瓦,瓦下面為土質灰背,灰背下則為木質椽子、望板、梁架;建筑的核心受力骨架為木梁、木柱組成的框架;起圍護作用的墻體為磚石材料;建筑地基主要由碎磚、灰土分層疊加而成。這些建筑材料均不易導電,有利于減小雷擊產生的破壞,尤其處于干燥環(huán)境條件下。
故宮在歷史上遭受雷擊,受破壞的多以前三殿區(qū)域的建筑為主,這些建筑體量大,附近建筑少,地下水豐富,而其他區(qū)域遭受雷電襲擊的情況并不多。
螭吻接上避雷針故宮古建筑現(xiàn)在如何避雷呢?答案是避雷針。
避雷針又名接閃桿、防雷針,其工作原理是將雷電引至自身,然后通過引下線和接地裝置,將雷電引入地下,從而保護建筑。
1955年8月8日晚,午門雁翅樓東北、東南兩角亭遭雷擊。文化部文化事業(yè)管理局批復維修方案時,明確了安裝避雷針的事項,并要求在故宮古建筑防雷保護中落實。自此,故宮內各個古建筑陸續(xù)安裝了避雷針。
在選擇避雷針時,考慮古建筑的結構類型、使用情況和美觀要求,采用了不同的形式。對有正脊的屋頂,在正脊兩端安放避雷針,安裝在螭吻之上,這回螭吻真的可以避雷了。針高1.5米左右,材料為紫銅棒,針尖鎏金或鍍金。
對于攢尖類屋頂,在寶頂正中安裝避雷針;在脊獸上部安裝避雷帶。將屋頂部位的接地線路隱蔽在筒瓦里,在屋面上基本看不出線路,盡量不破壞或少破壞古建筑原有的造型和氛圍。接地線路到達地面位置時,采用鍍鋅鋼管,深埋地下,防止跨步電壓傷人。
避雷針的應用,將古建筑遭受雷擊的受損程度減至最小。1957年7月12日,東華門避雷針鎏金部位有電傷痕跡;1993年8月,鐘粹宮西吻獸上安裝的避雷針接閃;1996年8月,長春宮西吻獸上安裝的避雷針有兩次接閃。這說明安裝的避雷針起到了引雷作用,保護了古建筑。
(原題:紫禁城大殿為何數(shù)度重建?)
來源:北京日報 作者:周乾(作者單位:故宮博物院)
流程編輯:u0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