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業(yè)介紹
專業(yè)起源
相傳嘉慶、道光年間,一個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職,寄宿在廟里,因鼻煙快吸完了,就用煙簽刮煙壺中剩下的鼻煙。廟里的一個和尚看到煙簽在壺的內壁留下很多刮痕,很有國畫的線條感,就將其拓展成了內畫壺技藝。不過,據(jù)專家考證,內畫壺的發(fā)明者并非和尚,而是清嘉慶年間南方一位年輕畫家。他將小鋼珠、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壺內晃動,將內壁磨出細紋,使顏料易于附著,然后以帶有彎鉤的竹筆蘸上顏色,在內壁反向作畫。這位畫家就是甘桓文,現(xiàn)存甘桓最早的內畫壺制于1816年,據(jù)傳他在1860年輟筆。
專業(yè)介紹
內畫是我國特有的傳統(tǒng)工藝,它的產生起源于畫鼻煙壺。內畫的畫法是以特制的變形細筆,在玻璃/水晶、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,手繪出細致入微的畫面,格調典雅、筆觸精妙?,F(xiàn)代內畫藝術源于京派,分為京、冀、魯、粵、秦五大流派,其中尤以冀派內畫、規(guī)模最大、發(fā)展最快、影響最大,不久前已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冀派內畫的發(fā)源地——河北衡水,還被文化部命名為“中國內畫之鄉(xiāng)”。
內畫,又稱內畫鼻煙壺,是中國一種特有的傳統(tǒng)工藝,它的產生與高度透明玻璃的煉制、掏膛技術的成功是分不開的。內畫的畫法是以特制的變形細筆,在玻璃、水晶、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,手繪出細致入微的畫面,格調典雅、筆觸精妙。內畫藝術分為京、冀、魯、粵四大流派,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數(shù)碼專業(yè)
關注人數(shù):177次
雕塑
關注人數(shù):167次
油畫
關注人數(shù):162次
國畫
關注人數(shù):173次
石家莊美術職業(yè)學校新聞動態(tài)